柴燒的魅力,光是從客人的詢問度就可以略知一二,但如果要探究柴燒其中的奧秘,大家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。
【江富山 柴燒茶葉罐】
簡單解釋一下”柴燒”,隨著科技的進步,現代常見的燒窯方式為電窯和瓦斯窯居多,電窯的是以電能通過電圈發熱、瓦斯窯則來自瓦斯燃燒。那”柴燒”就是以木材生火燃燒當作它的能源。
【蔡兆慶 柴燒側把壺】
而不同於電窯與瓦斯窯,柴燒光是在溫度的提升上是相當費時以及耗費體力,並且因為陶瓷在燒製時,需要將溫度提升到一定溫度後,要維持住,如此一來,陶藝家們必須不眠不休地一直守在窯旁邊。
【陳麗寬 柴燒茶倉】
然而柴燒作品的表現,有許多迷人的地方,例如”落灰”,木柴在經過火焰燃燒之後,會產生灰燼,當灰燼自然落在作品上面之後,又遇到窯內溫度的持續提升,讓所累積在表面的灰燼熔化,使得作品形成如釉般的質感。又如”火痕”,欣賞火焰在窯內竄動時,留在陶瓷上的痕跡,又如”金屬光”等等。
【林逢熙 柴燒小茶罐】
【郭詩謙 柴燒壺】
因為每一位陶藝家的製土配方不同,燒窯時溫度的掌控、季節變化、窯的地理風水(窯的脾氣)等因素,每一件作品都是具有獨一無二、無法複製的特質,這也是引人入勝的地方。
【陳麗寬 柴燒壺承】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