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瓷】
我們總是簡略的以「陶瓷」二字來稱呼這類型的物品,其實,它們是「陶」與「瓷」兩種的材質。若要仔細談陶土與瓷土裡面的物質,可能連我們也會腦袋打結。這回來教大家如何簡單分辨「陶」與「瓷」的不同,如此一來,在選購這類的產品時,就可以更加輕易的依照需求,找到適合自己的茶器。
【陶】
先以顏色來簡單區分,「陶」的顏色會呈現土色、咖啡色等……,而「瓷」則是白色,而就算當陶瓷的外表有著釉彩在身上而無法辨別時,可以翻看茶器的底部,因為在上釉時,底部因為需要和燒窯的板子接觸,所以大多都不會被釉蓋住。
【瓷】
而「陶」與「瓷」在使用上,又有甚麼樣的不同呢?可以去觀察,在購買茶葉時,店家大多使用的是瓷器來泡茶,主要的原因就是「瓷」在燒成之後,它的吸水率低、透氣性也低,所以茶的香氣與味道可以完全展現。
而「陶」則是因為土質中含有的礦物質多,燒成後的吸水率高、透氣率也高,在泡茶時,可以將茶加以修飾,在掌控得宜的時候,是可以替茶加分不少。
【陶】
在喝茶時,選擇白靜的瓷杯,可以展現茶色的金黃。然而,在寒冷的冬天,選擇厚重的陶杯,則是可以溫暖雙手。所以「陶」與「瓷」可說是各有它的優點所在,可以依照我們個人所需要的,來做選擇。以簡單的顏色來判別,「陶」與「瓷」難不倒我們。
【瓷】
項目 |
陶 |
瓷 |
備註 |
原料成分 |
含二氧化矽較少 含雜色金屬較多 |
含二氧化矽較多 含雜色金屬較少 |
無論陶土或瓷土都富含鋁、矽、鈣、鐵、鉀等金屬或非金屬氧化物 |
原料顏色 |
偏土黃色 |
灰黑色 |
|
燒成後顏色 |
土黃色 |
白色 |
|
吸水性 |
高 |
低 |
吸水性越低,瓷化程度越高 |
透氣性 |
高 |
低 |
透氣性越低,瓷化程度越高 |
透明度 |
不透明 |
半透明 |
|
敲打聲音 |
濁音 |
清脆 |
|
燒成溫度 |
900~1200度 |
1200度以上 |
非絕對標準 |